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申报通知(海陆空智能无人系统安全巡查平台)

2022-10-27

各学院(部):

为更好开展新工科毕设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和水平,海陆空智能无人系统安全巡查平台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现面向全校教师和毕业班学生进行招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背景

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等智能无人系统,是全球各国高度重视的技术方向,海陆空协同是多个应用领域急需的核心技术。天津大学新校区校园面积较大,其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是学校后勤和保卫部门的头等大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难以实现全天候保障。

本项目于2021年和2022年已经组建了两期毕设团队,12个学院的近30余老师和50余名学生,围绕编队控制、信息协同、目标识别、调度优化、能源优化和项目管理等6个方向,开展了两期毕设工作,针对关键问题探索了解决方案和技术思路,形成了一批基础算法模块。

项目平台目前已经具备5辆全地形车、10架无人机和3条无人艇以及无人驾驶的基础控制平台和远程监控软件平台。

本项目第三期重点关注海陆空协同值班巡查能力,可演示以下五大功能:1.无人车群、无人船群、无人机群联合编队行驶;2.沿着新校区的河道和核心道路圈,进行周期性的安全值班巡查;3.实现沿途500米半径范围的视觉搜索覆盖;4.具备水面、地面和楼顶可疑物识别锁定能力(正确率80%以上)。5.远程监控中心实现全值班巡查场景可视化和调度优化。

二、选题方向及任务

项目拟设六个研究方向:编队控制技术、信息协同技术、目标识别技术、调度与可视化技术、能源协同优化技术和项目管理与市场拓展策略。其中编队控制技术,负责研究开发无人车//机群编队行驶控制算法与软件;信息协同技术,研发基于无人车//机群的水、陆、空信息收集与通信软件;目标识别技术,水面、地面和楼顶可疑目标识别、锁定与追踪算法与软硬件;调度与可视化技术,设计巡查路径规划与调度软件,以及巡查过程可视化软件;能源协同优化技术,设计能源协同方案,以及集群能源优化算法与软件。项目管理与市场拓展策略,开展项目管理方法、进程调度、成本分析、质量分析。每个方向设4-6个研究任务。每个研究方向拟设4-6名指导教师岗位。每个研究任务拟安排1名学生。

研究方向和任务设置如下:

1.编队控制技术

领域: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群 编队行驶

任务通过调控每辆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的行驶速度和位置,实现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保持相对稳定的间距纵向行驶,也可以集群实现无人车与无人机,无人船与无人机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间距编队行驶。

2.信息协同技术

领域: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群 信息收集与传送

任务:采用4G5GWIFI无线传送方式,将无人车、无人船、无人飞机上的视觉相机、组合惯导、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系统,设计信息综合采集与管理系统,将信息传送到中央监控中心。设计远程监控中心软件,实现无人车/无人机/无人船之间的信息共享,支撑海陆空编队运行和远程调度。针对无人车/无人船,设计高性价比音频探测、采集与识别系统,使无人车/无人船具备“听觉”,通过声音探测可疑目标。

3.目标识别技术

领域:视觉相机、激光雷达、红外探测、目标识别与跟踪

任务:针对无人车/无人船载相机给出的图像,设计图像处理模块,识别和跟踪可疑人员、垃圾、燃烧冒烟与火苗,给出具体位置信息。针对无人车/无人船载激光雷达系统给出的点云图,设计图像处理模块,识别和跟踪水面可疑的静态目标和动态目标,给出目标类别和具体位置信息。设计无人车/无人船载红外探测系统,设计图像处理模块,识别和跟踪水面/地面可疑目标,给出目标类别和具体位置信息。

4.调度与可视化技术

领域:路径规划算法、动态调度算法、过程可视化及交互软件设计

任务:根据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的行驶能力和可行驶路径,设计路径规划算法与软件,为由5辆全地形车、5条无人船和10架无人机组成的集群规划行驶路径,是集群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覆盖搜索尽可能广的区域。设计动态调度算法,使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集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探测能力覆盖到突发事件区域。设计无人集群巡查过程可视化及人机交互软件,将集群探测到的信息在中央监控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并可通过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让管理人员方便给出巡查路径。

5.能源协同优化技术

领域:能源优化方案算法、交互充电方案

任务:设计无人车/无人船节能行驶控制算法与软件,在实现循迹控制的同时,车辆和船的能耗最低。设计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集群能源综合优化仿真程序,为路径调度和节能行驶节能提供方案。设计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进行充电的方案与装置,实现集群运行过程中各节点能源优化调度,拓展运行里程范围。

6.项目管理与市场拓展策略

领域:管理体系、成本优化模型、发展模型、融资战略

任务:研究建立项目管理体系、考评机制方法和管理制度,提出进程调度新机制。研究建立结束交流与接口机制,以及知识收集和共享机制,建立相应的管理平台。研究建立各技术模块的系统集成模型,经济性分析模型,提出成本控制策略。研究建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影响力评估模型,提出影响力提升策略。针对智能无人系统的特殊性,提出本项目品牌建设策略,建立融资方案与产品市场推广策略。

三、指导教师和学生可选毕设课题

毕设课题如下表所示,指导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毕设课题。指导教师请扫描填写指导教师报名小程序报名,学生报名请扫描填写学生报名小程序报名,时间截止到1130号。

指导教师和学生可选毕设课题

四、报名方式

指导教师报名:

                                            

 

学生报名

联系人:徐华,13752154680

 

 

                                  海陆空智能无人系统安全巡查平台

                                                                       20221026


2023届新工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