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方向】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申报通知(面向城市垃圾回收全流程的无人化智能分拣技术)

2022-11-07

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申报通知

(面向城市垃圾回收全流程的无人化智能分拣技术)

各学院(部):

为更好地开展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和水平,“面向城市垃圾回收全流程的无人化智能分拣技术”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现面向全校教师和毕业班学生进行招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生活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威胁日益增加,“垃圾围城”现象日趋严重。垃圾分类是我国推行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一方面,面向全流程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有待建立;另一方面,国民垃圾分类意识普遍薄弱,且分类知识不足。从而导致现阶段垃圾分类进展缓慢,资源回收率低。

因此非常有必要面向城市垃圾回收的全流程,开展智能分拣技术研究,进一步开发无人化作业装备,提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比率,服务国家民生工程。

项目组具备丰富的创新人才培养经验,累计指导200余名国内外学生参加全国性科创竞赛,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奖项100余项,保障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在智能化垃圾分类方面具备多年的技术积累,面向不同应用场景自主研制多类垃圾分类\分拣装置,其中“智能视觉分类垃圾桶”曾作为我校12项代表性成果之一参展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获高度评价,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选题方向及任务

本项目面向城市生活垃圾分拣需求,拟设计全流程无人化的垃圾回收方案;进一步结合不同应用场景的工艺特点,研制相应的分类、分拣及转运等智能系统,重点解决垃圾图像数据的自动生成与有效利用、高精度垃圾多目标检测、高效且经济的垃圾智能分拣系统和转运系统设计等难题,为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设置5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包含若干研究任务;每个研究方向拟安排1-2名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并配置1-3名教师指导。研究方向和任务设置如下。

方向1:基于“云边端”协同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架构

将城市垃圾回收全过程的每个工艺视作一个智能终端,依据物联网架构,开发云端服务平台,用于规划垃圾回收任务,并加以分解,进一步将分解后的任务片段分发至网络的智能终端(即边缘侧);在此基础上,通过云端与边缘侧的相互协作,实现垃圾回收全流程管控。

方向2:大规模高逼真城市生活垃圾图像自动生成技术

  利用原始的小规模单个生活垃圾图像数据集,应用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自动生成大量高逼真多个生活垃圾图像,最终构建出百万级的城市生活垃圾流水线多目标检测图像数据集,用于训练出可靠的深度学习模型。

方向3:面向前端垃圾分类的智能初分拣系统

  针对垃圾的前端收集,开发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分类垃圾桶。通过模块化机构设计及云边系统的电控系统设计,使装置的垃圾分类种数和垃圾容量具备高可扩展性,且便于垃圾转运。在此基础上,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研究适用于前端垃圾收集场景的分类算法,实现高效、准确的垃圾初分拣。

方向4:小型流水线垃圾智能精分拣系统

  针对回收价值高的轻质垃圾,研制适用于垃圾中转站的小型化、经济型、检测精度高、速度快的垃圾物品精分拣系统。系统主体结构由皮带式的垃圾输送平台、阵列式滑台以及垃圾物品抓取单元构成;在此基础上,配置由工控机、PLC及流水线视觉检测模块组成的电控系统;最终通过视觉多目标检测与抓取任务优化分配,并结合各执行部件的协调配合完成垃圾精分拣任务。

方向5:无人化垃圾转运装备

  面向垃圾由前端收集装置到中转站的物流运输需求,结合不用运输场景,设计多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垃圾移载装置。装置检测环节融合激光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和单目摄像头获取作业现场环境信息;控制环节使用定位和识别算法构建模型并向试验车发出指令;执行环节执行道路选择、强制刹车等具体指令。各环节协调工作,可有序规划最优路径,规避异常障碍物,提升垃圾转运效率。

三、指导教师和学生选题报名

  指导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毕设课题。指导教师请扫描填写指导教师报名小程序报名,学生报名请扫描填写学生报名小程序报名,时间截止到11月30号。

  注:指导教师和学生均可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对毕设选题进行扩展,可在报名小程序中予以说明。

四、报名方式

指导教师报名:

学生报名:

联系人:李祺,15022085398

 

 

 

 “面向城市垃圾回收全流程的无人化智能分拣技术”

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组

2022年11月7日


2023届新工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