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何为?代表委员这样说

2024-04-09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成为代表委员今年两会期间关注的热点。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探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可行路径?代表委员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作为一名经济领域的学者,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对新质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有着独特的思考视角。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3个重要特征,而创新则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从新质生产力的这些重要内涵来看,教育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黄茂兴表示,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科技水平的提高,很难实现高科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觉得今天提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强调它的原创性、颠覆性,因为它一定要是引领未来的,只有引领未来的才具备更长期、更久远并且更安全可控的价值,教育恰恰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在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背景下,我们必须通过更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而这需要教育筑基。


“一方面,教育培育了新质生产力人才,提升了全社会人力资本和全民素质,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教育又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没有教育就没有新质生产力,教育是基石”。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来推动,而人才培养依靠教育来实现。”






“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依靠创新教育”

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看来,新质生产力与教育有着双向驱动的内在关系。一方面,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和积极变量;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也将催生引发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体系和教育治理的系统性变革。


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当前,大国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教育、科技、人才的竞争,谁能够更大程度地释放创新动能,谁就能够更快地促使新质生产力形成,引领世界发展。可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通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来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杨德才注意到一个重要数据:在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基础研究经费达2212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占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的比重为6.65%。“从近年来这一经费比重的快速上升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在大国博弈中,越来越意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不过,不少代表委员也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助力科技创新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说,一直以来,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我国高校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转化价值不显著,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不够等突出问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仍存在一些显著的能力弱点、转化难点与政策“堵点”。


杨德才建议:“当前,我国的教育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要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此外,要在高校专业学科调整上进行更大突破,在知识结构上进行更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当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需要加快更新育人理念,加快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解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供需错位”矛盾,提高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等。


“一言以蔽之,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科技,也依靠创新人才,归根到底还要依靠创新教育。”丁建宁说。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中催生新质生产力”

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是创新生成的策源地。如何突破梗阻,探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可行路径,服务高质量发展?


去年4月,丁建宁牵头成立的扬州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旨在前瞻性布局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材料等交叉领域前沿科技探索。此举对于校政企协同创新也有着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本质上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丁建宁看来,要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链条各环节实现一体推进、一体设计、一体部署,加快成果同产业对接、人才同科技对接、资金同需求对接,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现代化新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同样看到了校政企协同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就是要考虑到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其中也包括教育、科技和人才基础。”汪小帆表示,对高校而言,需要考虑如何因校制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有特色的贡献,进而加快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比如,就应用型高校而言,要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定位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转变学科导向的松散型科研组织模式,面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点和痛点,以紧密协作的团队作战和资源集聚形成攻坚克难的创新合力。


在河南,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技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正加快构建。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带来的行业、职业新变化中,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玉霞看到了新希望。“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配产业转型升级,匹配新型生产关系。”马玉霞说。


她建议,在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指导各地加强部省联动,谋划好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这盘棋。依据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和需求,扩大职业本科教育规模。同时,加强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工作,创新招生体制,完善省级统筹、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读职业院校。


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提升每个人拥有的生产能力,根本改变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也将深刻改变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他建议,要加快构建基于国产底座的教育专属人工智能大模型,并在自主可控的算力平台上持续优化,“要让我们的下一代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面向未来,成为更有竞争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新人类”。



专题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