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9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 工业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了七大建设任务。为展示现代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加大现代产业学院间的交流共享,提升示范性与影响力,本期推出现代产业学院突出成效案例选集,为高校积极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高性能膜材料及应用技术是实现新型高效分离的核心,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支撑。2018年1月,南京工业大学围绕“创业型大学”建设目标,坚持“人才-学科-产业”联动,紧密对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协同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市科学技术局和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建2011膜产业学院。学院打破人才培养专业壁垒,完善面向产业需求的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横向畅通、纵向贯通、科教融通、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共同管理、共建专业、共设基地、共组团队、共享资源、共创成果、共育人才”的协同育人模式,以膜分离技术、膜材料应用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重点培养对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引领协同创新特色,打造膜领域高层次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
(一)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推进膜产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依托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打通学科、产业、人才之间的壁垒,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客空间,通过科研团队建设、技术改革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等,促进苏州未来膜技术创新中心、衢州膜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高质量合作发展,共促优势学科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2023年,学院牵头组建“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获批南京市第一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学院鼓励教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产业资源,解决产业真问题。近两年,学院教师申请获批膜方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申请专利40余项,授权专利30余项,获得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学院教师受聘膜相关企业科技副总10余人,金万勤教授入选2023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二)推进“科-产-教”三链深度融合,培育膜领域全链条人才
学院始终坚持聚焦培养创新型膜领域全链条人才,系统设计和推进“科研链-产业链-教育链”三链深度耦合,将产学研合作优势迁移赋能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科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科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创业精神”、“时钧精神”等校本创业文化浸润,启迪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深化科产赋能教学,重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坚持实战导向,搭建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教学成果《科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科人才的改革与实践》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1项。学院学生连续12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并于2021年首获全国第一,首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金奖等各类重要奖项。
为服务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解决芯片制造工艺人才严重缺乏、传统高校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湖北工业大学联合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芯动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敏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成立湖北省首家芯片产业学院。学院开设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工程”方向专业硕士点、科技部/教育部“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院建成的芯片设计与工艺实验中心将企业实际需求、教师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项目,覆盖芯片设计、制造等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践环节,着力打造芯片产业人才培养实验实践平台、面向全省高校的开放协同育人平台,抢占芯片人才高地。
学院现有校内专任教师83人,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10人。聘请欧洲科学院院士1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3名,以及美国ADI、长江存储等国内外芯片领域知名学者和企业专家担任专兼职教授。学院与“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半导体三维集成制造产业联盟”共建校企合作联盟;与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共享教学、学术资源;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开展联合人才培养。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高校“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一)构建校-行-企协同育人“芯”机制,培养芯片产业急需人才
学院以区域芯片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深入贯彻“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平台,建立“四共四进”和“4R”的产教协同机制,基于校企合编专业课教材和真实的工程案例,由校企教师联合指导,实现覆盖芯片制造工艺全流程的“一生一芯”贯通式实践教学,受到行业、社会的广泛认可。学院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覆盖率近90%,近3年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 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达到省属高校第一,全国排名16位。学院学生“上手快、留得住、有后劲”,获得芯片企业高度评价,就业质量良好,其中本科毕业生有322人进入知名大学微电子专业深造,475人签约到半导体企业,毕业去向落实率96%以上。
(二)搭建校企协同创新“芯”平台,服务芯片产业转型升级
学院以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江城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依托,以高速光芯片设计与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等一级学术团队为支撑,选派教师“一对一”对接服务芯片类重点企业,了解技术和人才需求,组织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求突破芯片技术瓶颈、实现技术创新。通过校企合作联合打造芯片测试对外服务和科研验证平台,实现芯片复杂功能测试及失效分析,针对芯片测试开展科技合作和科研服务,并为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成效显著。学院与武汉光钜微电子有限公司协作研发的高端射频器件和封装与电路设计技术,均已在射频前端生产线得到验证,并实现量产,良率提升到99%。2020年获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21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22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
智能化是高端装备的核心发展方向,智能制造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河南科技大学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需求为引领,借助洛阳装备制造业、工科特色及产学研深度融合三大优势,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等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联合中国一拖、中信重机、洛阳LYC、洛阳轴研所、中机十院等行业龙头企业,于2019年12月成立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构建“三新”产业学院建设新范式。
(一)校企协同创新,突破轴承行业关键技术
学院积极服务国家和黄河流域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与渠道,与共建单位在轴承、齿轮、非道路车辆和新能源等领域组建联合攻关团队,突破了高精低摩轴承设计制造与评价、齿轮传动装置极端制造、高性能机电复合动力传动等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科技奖励5项。其中,高精低摩轴承机理解析-设计-制造-评价体系,应用在航空航天、风电、数控机床等高端装备,为推动轴承行业的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高性能滚动轴承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解决了高端轴承高精度一致性和高表面质量加工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高端轴承的产业化,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
(二)构建“三新四体系”模式,培养轴承行业卓越人才
学院与洛阳LYC、轴研所、航发哈轴、斯凯孚、舍弗勒等国内外轴承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智慧课堂-专业课程-实践基地”全场景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为牵引,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科研、教学平台为依托,提出了“三新四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校企联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入选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全省唯一,全国仅2所双非高校),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行业卓越人才。近3年,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奖150余项,其中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Robmaster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高教杯”先进成图大赛14连冠。项目实施期间,共有近300余名本科生参与企业技术革新项目,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围绕中药制药行业的发展和区域人才需求,天津中医药大学依托现代中药创新中心、中药制药工程学院和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等企业,于2021年合作共建中药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学院打破传统思维束缚,以全周期人才培养、产业需求导向、校企协同共赢、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进行中药工程教育改革、组织模式创新和资源配置创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推动中药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学院拥有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中药制药工程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物与医药硕士(制药交叉)和中药制药工程学(制药技术)2个硕士点;制药工程(药物制造装备研发)、中药制药(中药制药技术研发)和中药学(中药资源与质量控制)3个本科专业。
(一)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中药制药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坚持以聚焦现代中药创制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中药制药行业人才需求和中药产业问题为导向,围绕中药制药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需求,基于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联合企业以项目和关键技术为驱动打造产学研共建示范平台,共同攻克产业关键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和中药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院落实基于多主体协同育人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三赢”方案,全力提升中药制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立足“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以组分中药理论为指导,围绕解决中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用不稳定的药材制造出质量稳定的中药产品”重大工程挑战,创造性提出以“智能检测技术为基础,数字孪生模型为核心,工艺过程优化为目标,工业信息软件为载体,智能制药设备为依托”的中药制药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体系;开发了生产工况智能感知、过程智能控制等新技术,研制了中药绿色智能制药设备及工业信息化软件,攻克了中药制药过程质量传递规律不明晰、控制策略不精准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可解释的中药制药工程原理白箱模型构建和工艺智能优化控制,创立了中药智能制造新模式。学院相关整体技术已应用于速效救心滴丸、血府逐瘀胶囊、肾炎康复片、生脉注射液、丹酚酸注射液、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清咽滴丸、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10个中成药及100余个配方颗粒产品技术升级,为药品品种提质降耗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聚焦菱镁深加工重点产业建设及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沈阳化工大学联合海城腾鳌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城镁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隆镁科技有限公司、海城市谦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于2019年共建菱镁产业学院。立项建设以来,学院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通过联合龙头企业(辽宁隆镁科技有限公司、海城镁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行业协会(中国菱镁行业协会)、地方政府(营口市人民政府)、同行高校(营口理工学院)与行业共建实质性合作产业技术联盟,推动菱镁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纳入国家科技计划,针对企业难题主动“揭榜挂帅”、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多措并举,积极推动辽宁省“原字号”菱镁产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充分发挥学校、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及地方政府的各自优势,聚焦服务辽宁省三个万亿产业基地建设新突破和建成国家级菱镁资源生产创新基地,实现了校内外育人资源汇聚,培育大化工新兴交叉新工科专业群,建立行业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盟,打造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新模式,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示范。
(一)创建联盟,推进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凭借辽宁菱镁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携手辽宁隆镁科技有限公司、海城镁矿集团有限公司等菱镁龙头企业成立“辽宁菱镁产业产学研联盟”,强化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同、多维度融合,共同推进菱镁产业变革技术开发和应用。产业技术联盟有力支撑了“特色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辽宁资源材料与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获批和建设。与海城镁矿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承担了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项目——菱镁固废化工材料高值利用技术,与“中国菱镁行业协会”紧密合作,全面推进特色资源产业的深度开发。
(二)科技创新,驱动特色产业千亿级高质量发展
特色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攻关菱镁固废化工材料高值利用技术,获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定向支持。已完成建设运行世界规模最大的单套40万吨/年菱镁矿闪速轻烧应用示范工程,替代传统“水煤气发生炉+反射炉”工艺,生产效率提高80%、能耗降低40%、污染减少90%、焦油废水彻底根除,为在辽传统产业提供了延链强链的高端窑炉、镁化工以及能源供给与节能减排所亟需的产品、技术和装备,克服了产业耐火材料独大、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拉长了辽宁特色资源特别是菱镁资源产品链,形成了6套新技术应用工程,驱动了特色产业千亿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