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成立五大机构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实施

2018-12-17

天津大学成立五大机构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实施

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在天津大学举行

本站讯(通讯员 张寿行 郑志翔 刘坤 摄影唐蒙)12月16日,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上,天津大学揭牌成立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华盛顿协议》国际事务办公室等5个机构。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指导,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主办,天津大学承办,旨在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推进新工科工作建设实施。

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范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荆洪阳,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召集人、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白海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级巡视员、理工处处长吴爱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员,来自工科优势高校204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专家代表,教育部、天津市、兄弟高校的其他领导以及天津大学师生代表等近400人参会。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副处长杨秋波分别主持会议。

204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举行

会议期间,天津大学揭牌成立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华盛顿协议》国际事务办公室、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华盛顿协议》国际事务办公室(筹)、天津市新工科教育联盟、天津市新工科教育研究院、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等五个机构。范唯宣读了《关于在天津大学设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华盛顿协议>国际事务办公室(2018-2022)的函》,荆洪阳宣读了《市教委对成立天津市新工科教育联盟并依托天津大学设立天津市新工科教育研究院请示的回复》。随后,曹小红、吴岩、范唯、荆洪阳、钟登华、顾佩华联袂为五个机构揭牌。五个机构的设立将致力于加强我国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工程教育一流专业建设,进一步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并积极推进天津高校新工科建设,服务天津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提高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曹小红、吴岩、范唯、荆洪阳、钟登华、顾佩华联袂为五个机构揭牌

曹小红、吴岩、范唯、荆洪阳、钟登华、顾佩华联袂为五个机构揭牌

顾佩华向与会代表介绍《华盛顿协议》及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情况。他指出,《华盛顿协议》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历时十年,我国2016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组织,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工程专业质量标准达到国际认可,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突破,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式的进步。同时,他同与会代表分享了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当前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他强调,《华盛顿协议》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是中国工程教育走向国际舞台,由“跟跑”走向“并跑”的重要途径,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将结合新工科建设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实施,制定新的认证方案,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中国标准、中国体系、中国特色、中国贡献。

顾佩华介绍《华盛顿协议》及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关情况

16日上午,204个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分为8个专家组开展分组交流讨论。钟登华在专家组组长碰头会上介绍项目年度进展交流的总体安排。各项目负责人分别在组内汇报了所负责项目的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钟登华在专家组组长碰头会上介绍项目年度进展交流的总体安排

16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杜朝辉教授承担的《构建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同济大学李亚东研究员承担的《新工科专业“三位一体”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浙江大学葛坚教授承担的《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智能机器人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张新亮教授承担的《光电信息学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石碧教授承担的《我国轻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周杰教授承担的《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新工科”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冯晓云教授承担的《面向“一带一路”的铁路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天津大学张凤宝教授承担的《协同育人视阈下本硕贯通、学科交叉的国际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优秀项目作为各组项目代表分别展示汇报。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丁烈云教授、清华大学林健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余东升教授、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天津大学顾佩华教授、浙江大学陆国栋教授、天津大学曾周末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冯晓云教授等8位专家组组长分别就本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进展情况作了反馈。各位组长一致认为,本次参会的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展顺利,各项目也围绕申报目标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探索。

同时,各位组长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丁烈云建议,开展新工科研究要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加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重视专业基础课程,要为所有同学提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林健表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要注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教育教学核心环节,要面向未来,注重结合实践,注重成果创新,加强校际交流,能为其他学校提供示范和引领。余东升认为,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实现产教融合、跨学科的学习。陈道蓄建议深入思考如何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新工科人才培养。顾佩华表示,新工科研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教学实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要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内涵建设上持续改进。陆国栋指出要做到知行合一,关注实践平台、关注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关注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关注学生能力提升。曾周末建议要围绕问题导向开展新工科研究,注重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的契合度。冯晓云表示,新工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结合国家发展特色、结合各自学校特点,具有突破性、创造性和前瞻性。

8位专家组组长分别就本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进展情况作反馈

杨秋波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作《奋力推进新工科建设以高等教育变革创新引领强国崛起》的报告。他指出,新工业革命为后发国家建设一流高等教育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高等教育创新引领大国崛起并提供一流人才支撑。目前,工程教育进入了快速和根本性变革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探索新的教育形式,我国的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国新工科建设的主要进展,并同与会代表重点分享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实施方案的初步考虑以及实施路线图。他强调,新工科建设引发了工程教育理念、结构、模式、组织、技术等层面的深刻变革,今后将深入开展实践、持续推进变革,以新工科引领高等教育创新,以高等教育创新引领大国崛起!

会议最后,范唯总结了本次会议的三个关键词:“新工科”、“工科优势高校”、“研究与实践”,并分享了对这三个关键词的理解。她强调,工程教育改革不是为新而新,为改而改。“新工科”是面向未来的;“工科优势高校”要更加注重开放性、国际化和实践性;要真正做到“研究与实践”惠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具有复制性和推广性。她表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希望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能充分发挥催化作用,主动拥抱挑战与变革,将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她指出,工程教育认证旨在促进高校工作的持续改进,为专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也会围绕新工科的要求,持续优化和完善评价方法与指标,服务各高校中心工作。同时,她表示,在今天揭牌的五个机构中,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作为新工科建设研究的基础环节,将为其他四个机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范唯总结致辞

今后,天津大学将依托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资源配置和人财物支持,高质量完成《华盛顿协议》国际事务办公室和天津市新工科教育联盟及研究院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加快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专题专栏